週五上班日的下午
當大家還埋首於層層疊疊的PAPER
一通又一通應接不暇的電話
我偷閒出差來到了平溪鄉的十分村
跟假日來到平溪的感覺真的差很多
平日就像是個很安詳的純樸小鎮
一般說到平溪 腦中浮現的第一幕就是天燈上昇的圖像
一路顛頗的我馬上找了個休憩的所在-樓仔厝
也許是因為平日客人較少的關係 老闆也跟我聊了起來
老闆: 天燈又叫孔明燈 是以前諸葛亮用來傳遞訊息的
而且大家都認為天燈是平溪的"特產"
正確來說 平溪鄉的十分村才是天燈的發源地
而我們這邊的另一特色就是煤礦
早期大家都是靠挖煤來養家活口的喔
跟老闆聊著聊著 才發現原來老闆也是礦工後代
因為對家鄉的堅持 放棄了原本工作回到家鄉來幫忙
這間樓仔厝也有著七十年以上的歷史
全部都是紅磚仔一磚一瓦堆砌而成
更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的是 老闆居然是天燈專利的擁有者
但他完全不私藏 將專利開放給全村的人使用
真的可以比擬 造橋鋪路 開倉賑糧 的大善人
老闆還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堅持
那就是不讓一般遊客進來拍照 只提供給有消費的客人
剛聽到會覺得老闆很小氣
後來老闆才解釋說 因為他不希望他的客人會被打擾
我只能說當樓仔厝的客人 很幸福
樓仔厝門口的吊橋正在整修(上方第三張圖)
也是老闆親自跟縣長請命才有的福利喔
經由胡大哥介紹 來到了 台灣煤礦博物館
他說想了解十分村的礦工文化 一定要去那走一遭
胡大哥真的沒有騙我 這裡擁有許多當時煤礦工人留下的足跡
還有專人幫我做導覽 可以非常了解煤礦文化
包括當時的時代背景 採礦車 煤礦如何成形 工人如何分工 等等
下方第一張圖就是當時工人們挖礦的坑道
對於在金門當兵的我 突然有那麼一種熟悉感
第二張有一條斜斜的黑色紋路 沒錯 那就是煤礦
第三張則是工人們結束一天的工作後 盥洗的地方(又想起金門了)
結束導覽後便在"媒味道"cafe shop 小歇 這咖啡店名取得還算有意思
雖然這次我像是個不經意的訪客 但真的是學到不少東西
加上其實平溪離台北真的不遠
下次有機會 一定要再專程拜訪這純樸小鎮
樓仔厝胡大哥 台灣煤礦博物館黃大哥
謝謝你們的熱情喔